薄胎瓷的工艺特色
更新时间:2014-01-13 13:42:48点击次数:3025次字号:T|T
薄胎瓷的工艺特色/陶瓷,瓷器,餐具,茶具,花瓶,大花瓶
制作从配料、拉坯、利坯(修坯)、上釉到绘画、烧制,须经四十多道工序,全部采用手工,分三次烧成。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。利坯要经过粗修、细修、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,才能将二、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.5毫米左右。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,人称之为:薄似蝉翼,亮如玻璃,轻若浮云。它轻巧、秀丽,做工精致,透光性好,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。在薄胎上描绘有青花纹 样,称青花薄胎瓷;描绘有粉彩纹样,称粉彩薄胎瓷。明代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, 景德镇制出薄胎瓷,成化年间已有较高成就,万历年间(1573~1620年)生产的“卵幕杯”(薄如蛋壳的杯子)、流霞盏等精制品,清代正式生产。
0
条评论